首页
 
中心简介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首页    中心简介
 
中心简介

bet365最新备用网址简介

 

 

2007年归国学人、知名分子医学家许瑞安教授立足于刚刚组建一年的分子药物学研究所,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地带领6个研究生,领军申报“bet365最新备用网址”;同年1016日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一切从零开始,经过3年艰辛奋斗、筚路蓝缕,发展成为一个20多名科研骨干和100多名研究生的朝气蓬勃、爱拼会赢的拓荒队。来自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国际一流和国内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博士毕业青年才俊的加盟有效壮大声威和实力。中心2010年高水平通过教育部专家组实地验收。        

几年来中心全体师生,秉承历届校领导,特别是吴承业校长,李冀闽书记,丘进校长,贾益民校长一脉相承的重托与关爱,同心同德、日日夜夜奋战,终有寸进。中心近年来发展,都是全体同仁拼搏进取、刻苦钻研、众志成城的心血与汗水;诚实严谨的学风,公开公平的竞争,温馨可人的科研氛围是中心籍以生存发展、兴旺发达的不二法门。              

   一、始终明确建设目标,面向国际生物高科技前沿和我国生物医药现代化建设需要

中心主任许瑞安教授和全体师生,从申报、建设、验收到营运,始终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生物高科技前沿和我国生物医药现代化建设需要,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药物。并结合华侨大学地处海西以及“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面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办学方针,全面推进海西药业的发展和创新,促进和加快与海峡东岸生物医药科技的学术交流和药业战略融合,为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建立一个涉及分子药物医用口服病毒纳米颗粒、海洋药物、天然药物、药物合成化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化工、分子医学、分子药剂学、分子毒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生物医药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成果转化平台;一个在国内培养和凝聚分子药物技术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一个享有较高国际声誉的国家分子药物学研究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

二、广纳贤才,建设一支土洋结合、内外结合、能征善战的“国际化”团队

中心深深意识到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打铁还要自身硬”,必须拥有运筹帷幄、心胸开阔、娴熟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和学术管理的领军人物和一支高起点、高水平、勇于拼搏国际学科前沿的“国际化”团队。以创新人才为根本,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中心主任许瑞安教授获得2010年中国侨界双百奖(创新人才奖)。2011年入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由其领军的“许瑞安创新团队”2012年入选福建省创新创业团队。中心始终把人才建设列入重中之重,积极地从国外引进一批长期奋斗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才俊;成功引进了剑桥大学博士毕业、牛津大学心血管研究室主任蔡士杰教授、在欧洲新里斯本大学博士后工作6年、闽江学者崔秀灵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的宋秋玲博士等熟悉国际学术运作程序和规范,长期在国际学科前沿拼搏的优秀人才,有效地保证确保学术研究前瞻性、严肃性;既保证学术的质量与活力又能抵制国内目前学风的浮躁;既有效地维护与提高中心声誉又避免国内研究的低水平运作。同时,中心紧紧围绕建设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学工程和药学学科,不苟一格选拔人才。积极引进在国内已经在产业界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先后引进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军区中校、刁勇主任药剂师,来自沈阳军区中校、副主任药剂师王立强以及来自甘肃中医院的张景红副主任药剂师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李招发副研究员。他们熟悉国内医药界的行规和运作程序的丰富经验和聪明才智,为中心的产业化与科技成果的转化立下汗马功劳。        

如今一支由归国学人、国际知名分子药物学家许教授领军的、由教授,临床主任医师,兼职教授,注册药剂师,工程师,副教授,助理教授,访问学者,博士后,研究助理、博、硕士生组成,土、洋结合、内、外结合有效地保证项目的高质量、高水平和高效益。      

              三、开创一流新药发展体系,努力打造国际医药研发平台          

中心明确自身学科资源优势,由基因药物、药物制剂和海洋药物三大研发平台构成。中心以(1)基因药物为重点,进行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2) 以口服给药技术为重点,进行新型制剂及递药技术的研发 (3)以区域海洋生物为重点,开发鲜明特色的海洋药物。研究工作紧密围绕分子药物结构、功能、合成、临床应用与产业化开展创新性研究。为了打造国际医药研发平台聘请了国际著名学者,包括诺贝尔奖得主2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以及知名院士、教授作为中心的荣誉教授(9人);客座教授(7人);兼职教授(5人),聘请这21名教授的标准必须是1毕业于或曾经在国际一流高校工作,或者2在国际一流权威学术刊物J New EnglandCell, NatureScience 发表过创新性论文。以此为楷模,高起点,高水平,既能端正学风又能弘扬正气!        

根据学校办学宗旨和历史使命,中心与美、英、德、澳、新等以及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台湾“行政院”台北荣民总院等高等院校有着密切学术联系与合作。刁勇教授与新西兰皇家科学院联合研究的“核糖开关” 课题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专项150万资助。同时结合外派人员学习的战略,有的放矢结合青年科研人员的特点,选派邱飞老师到美国师从《药物释控》杂志主编,王启钊老师到宾州大学,张景红老师到美国耶鲁大学进修。尽快提高他们的学术视野,鼓励他们参加国际学术竞争,实地感悟国际学术竞争的紧迫性、严肃性。同时每年邀请一些国际知名学者到校讲学;为了进一步拓宽师生实战经验和学术网络,与中国药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主任许瑞安教授出任大会主席的“第二界国际定量药理学与新药评价学术会议”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来自美国FDA, 我国SDA以及世界各国药物学家200多人共聚一堂,倾心交流,有效地拓展师生们科研视野和熟悉国际药事管理的规范和标准。              

四、建立起一套创新型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中心的领导深深地意识到:一个单位的兴旺发达,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有人格魅力的感召,而是必须有一套大家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规章制度的保证。 在校领导支持下,中心实行项目合同制和人员聘任制。实行以人为本课题责任人负责制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劣制度;项目实施过程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也是项目不断进展过程。 通过这样良性交互进展过程逐步建设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综合留人的人才发展平台,建立面向市场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在日常运行中,中心落实责任、狠抓常规、深化改革,有效创新,不断完善工程中心的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工程中心按照既定目标发展              

 五、彻底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念确立人性化的成果转化机制

 中心清醒地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科技成果转化都可能成为空谈。自立项起,就自我定位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实验、产业化、市场化,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了促进科研和管理人员对市场的认识,中心组织科研人员深入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主动寻找项目。王立强老师与福建太平洋药业签署的协议联合研发国家一类新药,企业提供420万的资助就体现这一机制明证。中心不时地邀请本地、其他省市甚至国外的企业家到中心考察、指导。中心根据本地中小型药企多,尤其是中药药企较多,许多市场上受欢迎的药物制剂,只因工艺落后而逐步被淘汰或者不符合欧美市场标准而无法出口创汇,选择福建名牌中药最有代表性的七叶莲、老范神曲、赛霉安为二次开发首批研发对象。中心突出以效益为导向,根据药业投资时间长,见效慢的特点,采用课题短,中,长结合。在不影响主攻方向前提下,把现有成熟的技术和有经济效益的技术向社会直接开放,承担开发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谋发展。
中心高度重视中试环节 一项成熟的科技成果往往要经过实验室研究—中试实验—生产等环节,分别建立基因药物GLP实验室以及药物制剂实验室中试车间。目前已经实现一个基因药物和3个蛋白药物的中试规模制备。药物制剂实验室中试车间则直接面对产业化,有利于中药二次开发的中试规模生产。
中心意识到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许诺是无济于事的,因而从一开始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有效途径,加快探索技术作为生产要素获取合理报酬的方式与手段,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的建立有赖于全体老师共同制定,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
在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今天,时代更呼唤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许多重大意义的成果往往是在科技工作者自发、主动的科研活动中产生的。王立强老师研发的硫酸沙丁胺口腔崩解片为国际独创,与沈阳一天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签署“硫酸沙丁胺口腔崩解片”的开发合作书,投产后年产值达1,500万元,年销售额达1,350万元。人才是国家、单位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建设创新型工程中心,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因此中心以人为本,努力锻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坚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一贯秉持不仅仅是人性化管理,更重要的是宽松的管理人性化。与此同时,中心对实验员采用使用与培养并举的机制,从根本上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主动性,提高科技创新的全体员工参与度,从整体上提升中心的科技创新水平和自我造血的功能。
                     六、以优势学科资源推动项目实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许教授和肖卫东教授为国际知名分子药物学家,长期奋斗在国际学术前沿拥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在rAAV载体的种类、口服化、携带基因长度、包装工艺、效率、纯化、稳定性和临床试验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工作已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刊物Science Nature medicine PNAS。许教授自2003年以来一直是国际癌细胞与基因治疗协会常务理事,为解决重点科研课题所急需的基因工程配件、细胞株、特殊功能蛋白、新型抗体、急需生化药品等等提供了一个难以估量的作用。他们20余年来所研究的rAAV载体具有低致病性、低免疫原性、可长期表达等优点,已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治疗载体。而基因治疗这一新兴的学科,对人类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各国都投入巨资争先发展,是国家生物高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心以自身基因药物学科优势谋发展、以自身病毒载体资源优势求发展,先后获得多项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资金,有效地推动基因药物临床化的有序发展。同时,根据学校地理优势和办学特点,定位于区域资源药物为研发对象;孜孜以求注重知识、耗能少、污染小、回报大的海洋药物创新技术和产品;与泰国鳄鱼大王联合开发鳄鱼的保健品正在有序展开。

七、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 打造海峡西岸本--博创新型的生物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中心按照教育部专家组建议,努力尽早升格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又紧紧把握生物医学工程与药学学科建设,已成为福建省汇聚和培养高级人才,培养生物医学学科高端人才主要基地之一。      

08年起独立招生。报考者十分踊跃,录取率达110的程度;09年再上新台阶,被录取生源大多数来自985211学校。为了让研究生能学到国际学科前沿知识;创造面对面与知名教授交流的机会,分子免疫学邀请林俊生教授直接用英文远距离视屏授课,        

迄今成功申报了“福建省生物医药工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厦门市海洋与基因工程药物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一系列项目。获得了国家“863”专项、国家国际合作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拥有GMP 标准AAV 载体中试基地,以及国际一流的AAV 病毒载体制备技术与工艺,可为本中心以及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临床级别的AAV病毒载体。2009年成功申报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2010年申报药学本科点获得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2012年正式招生。并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药学实力排名第三)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达成联合培养8年制药学博士协议。      

目前中心已拥有二级博士点1个;全日制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1个。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成为华侨大学第一个接受教育部(武汉)选派访问学者、高校骨干教师单位,从2009年起正式接受来自国家教育部选派的访问学者、高校骨干教师。2013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被授予福建省重点学科。        

   总之,在教育部和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心师生始终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瞄准国际生物高科技前沿和我国生物医药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自身实力;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按照既定方针,再接再厉,把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早日升格为国家分子药物工程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华侨大学生物医学院